吉林省体育培训政策最新细则及实施指南
根据最新的政策文件,吉林省体育局和吉林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吉林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试行)》和《吉林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流程(试行)》。以下是政策的详细内容和实施指南:
一、政策背景该政策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及吉林省的相关“双减”工作部署,进一步规范吉林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促进其规范有序发展。
二、适用范围该指引适用于在吉林省行政区域内,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组织和个人创办的,以传授和提升体育技能为目的,面向青少年(含中小学生及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不包括各级体育运动学校)。
三、设立原则1. 育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2. 公益属性: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的行为。3. 安全底线:坚持生命至上,切实保障师生安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隐患。
四、准入条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符合以下准入条件:1. 举办者条件: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2. 名称、组织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须规范合法。3.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及主要管理人员:须符合相关条件。4. 体育师资队伍:须与培训类别、层次及规模相适应。5. 体育场地设施:须与所开办培训项目及规模相适应。6. 办学资金:须与所开办培训项目相匹配。7. 其他条件:符合法律法规及章程等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机构设置1. 举办者:应为公司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2. 机构名称:应符合相关法规,不得含有歧义或误导性词汇。3. 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政治权利、民事行为能力和专业管理经验。4. 章程制度:应依法制定并符合相关法规。
六、场地设施要求1. 培训场所:应提供稳定、独立使用的固定场所,不得选用居民住宅、地下室等有安全隐患的场所。2. 场地面积和空间高度:应与办学内容和规模相适应。3. 体育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4. 安全标准:应符合国家关于安全、消防、环保、卫生、照明等标准。
七、从业人员1. 基本条件: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热爱体育培训事业。2. 资质要求:执教人员应持有相应的证书,如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等。3. 人员配备:应配齐具有相应任职资格和任职条件的专兼职体育执教人员。4. 人员管理: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与聘用人员订立劳动合同。
八、培训内容1. 培训计划:应根据培训项目规律、学员情况、培训条件制订培训计划。2. 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3. 培训材料:应选用正式出版物或通过审核的自编培训材料。
九、培训经费1. 资金保障:应有充分的资金保障,预收费资金应符合《吉林省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的要求。2. 财务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账户管理、收退费管理等制度。
十、审批登记1. 设立申请:举办者向属地体育行政部门提交设立申请,取得批复后到市场监管部门或民政部门提交有关材料进行设立申请。2. 审批流程:包括名称预审、设立申请、审核、公示、审批、法人登记、备案办结等步骤。
十一、施行时间该指引自2023年1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已设立的体育培训机构须按本指导意见要求重新审核登记。
如需详细阅读政策文件,请访问以下
吉林省体育培训政策最新细则概览
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吉林省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的号召,发布了最新的体育培训政策细则。以下是对这些细则的概览,旨在帮助广大体育爱好者、教练员和培训机构了解政策变化。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为了进一步推动吉林省体育事业的繁荣,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吉林省政府联合体育部门制定了这一系列体育培训政策。政策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体育培训体系,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二、政策细则解读
1. 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
吉林省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国家级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等五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技术标准和评定流程,确保评定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2. 培训体系与课程设置
政策规定,体育培训机构需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运动项目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同时,鼓励培训机构开展特色课程,满足不同运动员的需求。
3. 教练员资质要求
政策强调,教练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且每年需参加专业培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此外,教练员还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确保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4. 竞赛与选拔机制
政策明确,各级体育竞赛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同时,建立运动员选拔机制,确保选拔过程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三、实施指南
1. 运动员报名与注册
运动员需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报名和注册,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技术等级证书等。注册成功后,运动员将获得相应的培训资格。
2. 培训课程安排
培训机构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应包括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竞赛参与等环节。
3. 教练员管理与培训
体育部门将定期对教练员进行考核,确保教练员资质符合要求。同时,组织教练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
4. 竞赛组织与监督
竞赛组织单位需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确保竞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设立监督机制,对竞赛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四、政策效果与展望
吉林省体育培训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未来,吉林省将继续优化政策,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吉林省有望在体育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全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吉林省体育培训政策的最新细则及实施指南,为体育爱好者、教练员和培训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相信在政策的引导下,吉林省的体育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